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泽兰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十三号大壮方

    《痧胀玉衡》卷中方。桃仁、红花、独活、细辛、山楂、香附、青皮。水煎,加童便服。治倒经痧,即经行之际,适遇痧发,经阻逆行,或鼻衄,或吐血,肚腹肿胀,卧床不能转侧。原著无方名,本方方名来自《杂病源流犀烛》

  • 病证名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障,遮蔽也。”指障碍视力之眼疾。一般将其归纳为外障、内障两大类。外障在睛外遮暗;内障在睛里昏暗。详外障、内障条。

  • 膝顶

    即鹤顶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天门冬汤

    《奇效良方》卷五十方。天门冬(去心)、远志(去心,甘草煮)、黄芪、白芍药、麦门冬(去心)、藕节、阿胶(蛤粉炒)、生地黄、当归、人参、没药、炙甘草各一钱。加生姜五片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思虑伤心,吐血衄血

  • 绿云散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八册方。铜绿、铅霜各等分。为细末,每用少许掺舌上。治舌上生疮。②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六方。柏叶、芙蓉叶各等分。为细末,每遇灸疮黑痂脱落,即用水调如膏药,摊纸上贴之。治灸疮疼痛。

  • 心下满

    证名。见《伤寒论·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胃脘部痞闷胀满的症候。《伤寒全生集》:“凡心下满,以手按之则散而软者此虚气也。如不发热者,以木香和中汤主之;若发热者,以小柴胡加枳实姜炒黄连去黄芩治之;若按之汩汩

  • 寒实证

    指阴寒盛实所致的证候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寒邪入侵脏腑,或寒痰湿浊结滞所致。证见胸腹胀满,身无热,口不燥渴,四肢冷或腹痛便秘,脉象沉弦等。《伤寒论今释》:“其证喘鸣气促,肢冷汗出,窒息

  • 方以智

    【生卒】:1611~1671【介绍】:明代哲学家兼医家。字密之。安徽桐城人,幼读格致之书,因父病而于26岁时学医,并于满清入关后曾到南方行医。著有《东西钧》、《通雅》和《物理小识》,记述和介绍动、植、

  • 夹阴中寒

    病名。指因房劳伤肾,复感寒邪而致的阴症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治伤寒传经证治脉要指法》:“又有脉沉,足冷,面青,小腹绞痛无热者,此皆夹阴中寒也。”本证即后世所称夹阴伤寒。详该条。

  • 千金翼方

    书名。30卷。唐·孙思邈撰于682年?本书是作者为补充其所撰《备急千金要方》而编集。卷1药录纂要,总论采药时节、药名、产地及用药法等;卷2~4本草;卷5~8妇产科病;卷9~10伤寒病;卷11小儿病;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