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松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出《肘后方》。为槲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8卷。清·郭佩兰撰。刊于1655年。本书内容主要参考《本草纲目》、《本草经疏》等书编成。卷1为十四经经脉图、脏腑图及引经药物、面部望诊图等;卷2杂论三部九候、脉法、经络、运气等;卷3介绍
治法术语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用药应因人制宜,对身体虚弱,不能胜任攻邪药物者,就给予气味薄而和缓的药治疗。
病名。又名附牙痈、牙蜞风。多由阳明胃经火毒郁而不宣,上攻牙龈所致。症见牙龈深处肿起,胀硬,焮红疼痛,甚则肿连腮颊,或发寒热,口臭便秘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:“牙边生痈者如豆大,此脾胃二经火也。宜用小刀
即时气。参见时行条。
见《女科备要》。即交接出血,详该条。
出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苏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求真》。即虫白蜡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《六甲天元运气钤》2卷,已佚。
病名。见《陈氏秘传》。即肘关节脱臼。详手臂出臼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