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必胜汤,见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。即紫金丸第二方,见紫金丸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即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元御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洞天奥旨》卷十二。即瘙疳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人之伤于寒也,则为病热,热虽甚不死;其两感于寒而病者,必不免于死。”又:“两感于寒者,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,则头痛,口干而烦满;二日则阳明与太阴
①即阴茎。《外科正宗·下疳》:“男为房术所伤,蕴毒所致,初起阳物痒痛……不时兴举。”详阴茎条。②属于阳性的事物,如火、太阳、雷电等。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:“心气虚,则梦救火阳物。”
见疮疡经验全书条。
经穴分类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郄,是间隙的意思,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。十二经及阴蹻、阳蹻、阴维、阳维各有郄穴一个(见表),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,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。如胃痛取梁丘,吐血取孔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益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