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巢元方

巢元方

【介绍】:

隋代医学家,籍贯不详,大业中(605~616)任太医博士,公元610年曾主持集体编成《诸病源候论》,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书。巢氏等思想少保守,多革新,敢于重视劳动人民的经验,敢于接受和提出新的病因学说。如对于传染病,不满足于原有的六淫学说,认为是外界有害物质——“乖戾之气”所致,是互相传染的,是可以“预服药”来预防的。对于疥的病因,指出“并皆有虫,人往往以针头挑得”;对炭疽的病因,认为是由于人先有疮而接触牲畜传染的;对于漆疮等过敏性疾病,指出与人的禀性素质有关;特别是关于小儿护理和妇女怀孕时的保健,主张要向劳动人民学习。指出“田舍小儿,任其自然,皆得无横夭”。妇女怀孕应做些劳动使“骨气强,胎养盛”。对于剥削阶级娇生惯养小儿和贵妇人卧床养胎的旧习,提出了非议。巢氏等所记载的肠吻合手术,也是我国外科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肠

    ①六腑之一。上接阑门,与小肠相通,下连肛门(包括结肠和直肠)。大肠接纳小肠下注的消化物,吸收剩余的水分和养料,使之形成粪便,传送至肛门排出体外。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,有“传导之腑”、“传导之官”之

  • 纽子三七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羽叶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真珠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珍珠,详该条。

  • 女子逆经

    病证名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女子逆经之证,乃血逆上行,冲灌瞳人,以致满眼赤涩。”即室女逆经,详该条。

  • 天宗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I1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位于肩后,肩胛冈下窝的中央,与第四胸椎相平处。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、静脉肌支。主治肩胛疼痛,胸肋支满,颊颌肿痛,咳逆抱心,以及肩关节周围炎,

  • 慢惊自汗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慢惊风,阳气大亏,自汗不止,遍身冰冷,面色苍白。治宜回阳救急。用固真汤,或参附汤加龙骨,牡蛎、黄耆、五味、干姜。

  • 女科辑要

    书名。①清·周纪常撰。4卷。刊于1823年。书中节要辑录各家女科论述。卷1经脉;卷2胎孕;卷3产育;卷4《竹林寺产科》;卷5《达生编》;卷6杂病;卷7~8为治疗方剂。并附刊单养贤《胎产全书》1卷。②清

  • 冷针

    与温针对举。指单纯针刺之法。

  • 病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又名瘤赘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有六瘤记载,即骨瘤、脂瘤、肉瘤、脓瘤、血瘤、石瘤。多因七情劳欲,复感外邪,脏腑失调,生痰聚瘀,气血凝结而成。症为体表出现肿物,如梅如李,

  • 张马合注黄帝内经

    见素问灵枢合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