痧证之一。见《痧胀然犀照》。详痧烦、痧睡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法罗海,详该条。
见《外科全生集》。即壁钱幕,详该条。
出《全幼心鉴》。即脐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太子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多由少阴素虚,寒邪直中其经所致。症见咽喉疼痛,手足厥冷,身重畏寒,自汗欲寐,脉沉细,腰膝酸弱等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此证虽咽喉疼痛异常,却不红肿或且带白色,口不渴,喜饮滚汤不多,小便清长,或兼腹疼
痧证之一。《治痧要略·紫疱痧》:“痧毒郁遏不内攻则外溃,毒伏阳明,日久有发为紫疱,或如圆眼大,或如蚕豆大,溃有紫血,内陷一坑,须于指尖、臂湾、腿湾放之,尽去毒血,用苏木、泽兰、金银花之类,少加牛黄治之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即西瓜霜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工尾势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