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方法之一。即取硼砂、朱砂各3克,硇砂6克,川乌尖7个,附子尖14个,蟾酥7个,信砒6克,共为细末备用。用时取少许揩牙上,可加速蛀牙之脱落。
出《汉书》。为金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即遍身肿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肿病诸候》:“水病者,由肾脾俱虚故也。肾虚不能宣通水气,脾虚又不能制水,故水气盈溢,渗液皮肤,流遍四肢,所以通身肿也。令人上气体重,小便黄涩,肿处按之,随手而起是也。”
病证名。徐大椿《女科指要》:“产后冲任虚热,膀胱气不施化,故小便涩痛,滴沥难出谓之溺淋。”相当于五淋中的热淋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针灸医生。籍贯不详。精通针法,善用补泻法治病。
见国医百家条。
出《梁侯瀛集验良方》。为羊踯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掖门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医贯》卷五:“耳脓即停耳。”系指耳内流脓。详聤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