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急性肠梗阻

急性肠梗阻

急腹症之一。指肠管急性梗阻不通的病变。属祖国医学关格肠结范围。多因肠道功能失调,气机失司,加之饮食不节,寒凝热闭,湿阻血瘀虫积食滞,或肠管内外各种机械性因素(如扭转、狭窄、肠内外肿瘤压迫、疝嵌顿、肠粘连等)而致肠道通降无权,传化失职而发为本病。临床以腹痛呕吐、胀闷、便闭为主,腹部拒按,晚期可吐出粪便,神志恍惚。常并发严重脱水,腹膜炎与中毒性休克。多可扪及腹部包块,或有瘀血便出,舌质暗红,苔多黄燥,脉弦紧或沉弦而涩。治宜开结通下为主,用大承气汤化裁;寒邪内结者,用大黄附子汤温下之。并须纠正水、电解质平衡失调,保持有效胃肠减压,多可免于手术而治愈。对肠道肿瘤、畸形、绞窄性疝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肠梗阻或非手术疗法无效的病例,仍应行手术治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龟龄集丹

    即鹤龄丹,见该条。

  • 麻布叶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破布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杏仁中毒

    病名。因误食苦杏仁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症见无发热或体温不足,昏迷,惊厥,呕吐,瞳孔散大,可迅速死亡。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文献有用蓝子汁、杏树皮解毒法,可参考。

  • 诸证提纲

    书名。明·陈文治撰。10卷。刊于1612年。本书分述以内科杂病(包括五官病)为主的病证一百种。每种1篇,每篇先论病候及辨证治法,后附以治疗方剂或针灸法。论述以《内经》及金元医家著述为本,书中选方较多,

  • 张潮青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升蛟条。

  • 特疽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。证治同发背。

  • 久泻

    病证名。指泄泻之久延时日而不愈者。《寿世保元·泄泻》:“大抵久泻,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,损其真阴,元气不能自持,遂成久泻。”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久泻,谷道不合,或脱肛,乃元气下陷,大肠不行收令而

  • 肝热

    ①泛指肝脏的各种热证。如肝火、肝阳上亢、肝气热、肝实热等。详各条。②专指肝胆湿热化火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肝热病者,小便先黄,腹痛多卧,身热,热争则狂言及惊,胁满痛,手足躁,不得安卧。”治宜清利肝胆、

  • 眼沿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扭法

    推拿手法。用手指挟住肌肤,反复扭转,使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。多用于肩颈部和腰背部,有排除风邪的作用,本法与揪法相似,但揪法揪有转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