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息积

息积

古病名。指胁下胀满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病胁下满,气逆,二三岁不已,是为何病?歧伯曰:病名曰息积,此不妨于食。”《证治准绳·积聚》:“息积,乃气息痞滞于胁下,不在藏府荣卫之间,积久形成,气不干胃,故不妨食。”一说“息积右胁下满,息难,未见形也。”(见《医学阶梯》)。治宜调畅气机为主,如三因化气汤、木香调气散等方,并可用导引法。参见积聚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阑尾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位于小腿前外侧足三里直下1~2寸间,压痛明显处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,深部有腓深神经及胫前动、静脉。主治急、慢性阑尾炎,急、慢性肠炎,下肢麻痹或瘫痪,足下垂等。直刺1.5~2寸。

  • 闹羊花子

    见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六轴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舌面如镜

    舌面无苔,光滑如镜。多因阴液耗伤所致,见于肝肾真阴亏损的病证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更有病后,绛舌如镜,发亮而光。或舌底嗌干而不饮冷,此亦肾水亏极也。”

  • 腋胑

    即腋窝。详该条。

  • 虱瘤

    出宋·徐铉《稽神录》:“浮梁生,背突起如盂,痒甚。医士李德立云:‘此虱瘤也。’以药傅之,一夕,瘤溃,出虱斗余,即日体轻。”

  • 脏毒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四十三。①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之十五:“然肠风脏毒,自属滞下门。脏毒,即是脏中积毒。”②指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自内伤得者曰

  • 目瞀

    证名。见《医宗必读》卷六。即目昏。详该条。

  • 菱角菜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色鲜明

    ①面目浮肿,色呈明亮状态。《金匮要略·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色鲜明者有留饮。”②与晦暗相对而言。色泽鲜明为有胃气。属正色。

  • 手术器械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。自隋唐到后世,制烙的材料不断改进,由铁钉、铁篦、铁器发展到银烙匙、金烙铁。应用范围也由用切开排脓到瘤肿切除、止血。眼科烙的应用,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。《目科正宗》所用系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