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编。本书参考多种资料结合临床对《金匮要略》原文各篇作了比较深入的阐析。卷首列概论,简要介绍各篇内容的重点。各篇的原文部分有原文分析、参考资料、按语等项,着重讲解各种病证的病机、证候和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官阶正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其疮潜隐皮肤,钻刺剧痒,搔抓不知痛。治宜内服消风散,外搽绣球丸。类似结节性痒疹。
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通经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脚的后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之脉……当踝后绕跟,别走太阳。”
灸法术语。指治疗某些疾病,艾灸壮数与患者年龄相同而言。即年几岁,灸几壮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狂走易骂,灸八会,随年壮。”
丛书名。清·张振鋆辑。刊于1889年。内容为《厘正按摩要术》、《鬻婴提要说》(不著撰人)、《痧喉正义》。
病证名。见《保婴易知录》。指眼皮外翻,如以舌舐唇之状。治以熟石膏、栀子仁、生甘草、防风(酒拌微炒)、豨莶草(酒蒸晒干),研末,煎汤口服或外用洗疮。
阴阳二气的交会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