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割脂疗法。是指在手掌等特定部位或某些穴位处,切开皮肤割除少量皮下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本法在民间早有流传,近三十年得到进一步整理和提高。临床操作时,在选定的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后,用手术刀切开0.5
【生卒】:779~839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,曾为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。对医学有所研究,爱好收集医方,择其验者,题于他所住的屋内帷簿和墙壁上,写满了效方、验方。
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方。天南星(姜汁浸)、半夏(姜汁浸)、附子(炮裂,去皮脐)、炮白附子、川乌(灰火炮裂,去皮脐)、僵蚕(去丝嘴,炒)、没药、人参、茯苓(去皮)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水、酒各半煎,去
解剖名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六:“上左尽牙属胆,下左尽牙属肝,上右尽牙属肺,下右尽牙属大肠。”按尽牙即智齿,也就是第三磨齿。
【介绍】:见朱日辉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党参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①用屈曲的大拇指按揉小儿的外耳道,有通气作用。见《小儿推拿秘诀》。②将耳壳折向前方以掩住耳门,有通气作用。见《小儿推拿秘诀》。③即洗井灶法。见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详该条。④屈儿小指,再揉
《伤科汇纂》卷八方。百草霜、白芍药各一两,赤小豆、白蔹各一两六钱,炮川乌三钱,白及、骨碎补、当归各八钱,天南星(泡)三钱,牛膝六钱。为末,酒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盐汤或温酒送下。治跌扑坠堕,筋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肾阴。与真阳相对而言。肾为元真所在,藏先天之精,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基本的物质,故称。参见肾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