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证治准绳·伤寒》帙六方。牡丹皮、栀子仁、黄芩、大黄、麻黄各二钱半,木香五分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热毒炎盛,偏身发斑,甚者发疮如豌豆。
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肿病诸候》:“肾虚则水妄行,流溢于皮肤,故令身体面目悉肿,按之没指而无汗也。腹如故而不满,亦不渴,四支重而不恶风是也。脉浮者,名曰皮水也。”治宜通
喜饮热的汤水。属里寒证。宜温中散寒。也见于湿盛或痰湿阻滞的病证,宜燥湿理气或兼化痰。
《金匮要略·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》:“新产妇人有三病,一者病痉,二者病郁冒,三者大便难。”因新产血虚多汗出,易中风邪,血虚不能濡养筋脉,风邪易于化燥伤津,故令病痉;亡血汗多腠理不密,寒邪乘虚侵袭,正气内
古病名。疝的一种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牡疝在鬲下,上连肺,病得之内。”详疝条。
阳气严重耗损,有虚脱倾向的病变。①《难经·二十难》:“脱阳者见鬼。”指阴寒内盛,阳气耗伤太过,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、幻视、神志异常、呢喃乱语、或大汗淋漓等症状。②指男子因性交而出现虚脱的症状。
【介绍】:见陈文治条。
①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寻骨风之别名。②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通光散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比喻脉动极迟缓的危象。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再呼一至,再吸一至,名为无魂,无魂者当死也。”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瞿麦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