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拯阳理劳汤

拯阳理劳汤

医宗必读》卷六方。原名新定拯阳理劳汤,又名拯阳汤救阳理痨汤黄芪(酒炒)、人参各二钱,肉桂(去皮)七分,当归(酒炒)一钱五分,陈皮(去白)、白术(土炒)各一钱,甘草(酒炒)五分,五味子四分。加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。水煎服。治劳伤气耗,倦怠懒言,动作喘乏,表热自汗心烦,遍身作痛。若烦热口干,加生地黄;气浮心乱,加丹参酸枣仁咳嗽,加麦门冬;挟湿,加茯苓苍术;脉沉迟,加熟附子;脉数实,去肉桂,加生地黄;胸闷,倍陈皮加桔梗;痰多,加半夏、茯苓;泻泄,加升麻柴胡;口干,加葛根;夏月,去肉桂;冬月,加干姜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哮呛

    即百日咳。详该条。

  • 铁牛入石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血风藤之别名。

  • 红丝疮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寿世传真

    养生著作。清·徐文弼编。全书八卷。本书是在广泛搜采前人著述的基础上,结合自己亲身经验而写成。对于养生之道,作者主张综合调摄与气功导引并重,提出养生要行内功外功,要宝精宝气宝神、知要知忌知伤,要注意四时

  • 还精补脑

    养生术语。古人认为,房中术的要点在于保精,保精才能保神,即补脑。《抱朴子内篇·释滞》:“房中之法十余家,或以补救伤损,或以功治众病,或以采阴益阳,或以增年延寿。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之一事耳。”

  • 疸目

    病证名。见佚名《男妇小儿眼科七十二症》。多因脾经湿滞所致。症见两睑赤烂,时痒流泪。治宜祛风清热除湿等法。

  • 脚趾骱失

    病名。即趾关节脱臼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因跌扑所伤。局部肿胀、疼痛剧烈,趾骨突向一侧,活动受限。治宜手法复位,内服复元活血汤或七厘散,并用海桐皮汤温洗,配合功能锻炼。

  • 心窍

    ①心的苗窍,即舌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心主舌,……在窍为舌。”详舌条。②指心神之窍。心藏神,古人认为心窍通利则神志清爽,心窍为邪闭阻则神昏癫狂,故有痰迷心窍之说。”

  • 泡花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野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梁嘉庆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本草要诀》1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