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因感暑热而发病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凡病伤寒而成温者,先夏至日者为病温,后夏至日为病暑。”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桃仁红花汤,见该条。
丛书名。22卷。清·郑玉坛撰。刊于1796年。本书包括《伤寒杂病心法集解》(附《医方合编》)、《幼科心法集解》、《彤园妇科》、《外科图形脉证》(附《医方便考》)四种。系在《医宗金鉴》编次的基础上,旁采
气功家隐语。出《入药镜》。指脾土。因黄为脾土之色,脾藏意,故又指意念。
即膜原。《灵枢·岁露论》:“其内搏于五脏,横连募原。”详膜原条。
书名。简称《经方解》。不分卷。清·姜国伊注。书成于1861年。本书注解《伤寒论》方113首,於自跋中提出:“论经方者,须明药性;明药性者,须考《本经》(指《神农本草经》)。”故对方药的气味、主治功用的
病证名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症备要》。即物偶入睛证。详该条。
日光灸之一种。见该条。
见五处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守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