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用注射药物,主要为普鲁卡因等局部麻醉剂的水针疗法。见水针疗法条。
病名。见清·陈笏庵《胎产秘书》。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
指疾病的根源或病灶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:“君病根深,应当剖腹。”
阴分不足、津血亏损的证候。阴虚则生内热,每见低热、手足心热、午后潮热、消瘦、盗汗、口燥咽干、尿短赤,舌质红、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无力等症。治以滋阴为主。若阴虚火旺者,须养阴清热。
见《中国药典·一部》1977年版。为山枝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痈疽篇》卷九。即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又称,又名血盆骨。即锁骨。参见拄骨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三方。炒苏子、炒苦葶苈各等分。为细末,蒸枣肉为丸,麻子大,每服五至七丸,淡姜汤送下。治小儿停饮,喘急不得卧。
见《证治准绳》。即白及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