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吴恕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即奶旁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心斋。新安人。摘录杨璇、陈良佐的《伤寒条辨》一书,编成《伤寒条辨摘要》。
【介绍】:见庄履严条。
又名顑。面颊的下部。
病名。见顾伯华《中医外科临床手册》。由钩虫蚴侵入肌肤所致。本病以足踝、趾间、脚底多见,初起脚部有瘙痒感,继之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及风团,有时可见水泡及脓疱,踝部常有水肿,搔破后可伴发臁疮。治疗外用三黄洗
阳明与少阳两经合病,除出现阳明病的身热,不恶寒,反恶热,自汗,腹满,便秘;又有少阳病的口苦、咽干、目眩等外,必见下利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少阳合病,必下利。”
出《斗门方》。为苦楝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赤脉贯睛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伤食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