胞衣的别名。即胎盘,药用名紫河车。详胞衣、紫河车条。
经别六合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相合而言。参见六合条。
参见痘疹论条。
见朱振声《妇女病》。即手先下的横产。参见横产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八十五卷。婴儿手足抽掣,多因妊母被风邪所袭;儿出生后,邪留脏腑,不得宣通,复感风邪,因而发病。其症多伴有壮热呕吐,睡时多惊,心神不安,身体强直,眼目反张。治宜祛风解痉。用羚角
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,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。
诊小儿脉法。《幼幼新书》引《宝童》:“孩儿五七岁,五藏脉方现。中指两畔内,于中仔细看。左主五脏,右主热生惊,洪大主热,弦数主肝动风,七八至为息数和平。”临床可作辨证参考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黄鳅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。3卷。恽铁樵撰。卷1首论《内经》之发源、成书、读法及总提纲;次述易理、太极、《内经》与《易经》、五行、四时及甲子;卷2为扁鹊、仓公医案及仲景《伤寒论》之研究等;卷3系对余云岫《灵素商兑》一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