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密之
【介绍】:
见方以智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方以智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锁子骨即锁骨。多因跌坠、撞击所伤。局部肿胀、疼痛,压之加剧,可有骨声,头倾斜于患侧,下颌偏向健侧,患侧上肢活动受限。折端移位者,治宜手法整复,给予固定;无移位者,仅需固定
见《质问本草》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经穴名,代号KI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吕细、内昆仑。属足少阴肾经。输(土)原穴。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。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;前方有胫后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咽喉肿痛,齿痛龈肿,耳鸣,
病名。麻风病的一种类型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多由恶风侵袭皮肤血分之间,郁遏化火,耗伤血液,或由接触传染所致。临症初起皮肤变黑,发若隐疹,痒如虫行,继之则手足麻木,针刺不痛,目视物如垂丝状,心中常惊恐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脾肾阳虚以致白带日久不止,量多,质清稀,脐腹冷痛。治宜温阳止带。方用九霄丸(艾叶、牡蛎、龙骨、干姜、当归、吴茱萸、白芍、山药、白石脂)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莱菔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白背叶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奇效良方》卷三十一方。生姜(用盐二两淹一宿,炒过,入陈曲末一两,同炒干)半斤,陈皮、半夏(为末,生姜汁同捣作饼,晒干)、草豆蔻(不去皮)各一两,丁香一分,炙甘草二两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加茶点服。功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生于气轮,状如脂而淡黄浮嫩,乃金受土之湿热也。不肿不疼,目亦不昏,故人不求治,无他患,至老只如此。”类今之睑裂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