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明睛地黄丸

明睛地黄丸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七方生地黄熟地黄各一斤,牛膝(酒浸)三两,石斛枳壳(麸炒)、防风各四两,杏仁(去皮尖,麸炒黄,研去油)二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腹、食前温酒吞下或米汤或盐汤送下。功能补肝益肾,驱风明目。治肝肾虚热目暗不明膜入水轮漏睛眵泪,眼见黑花,视物不明,翳膜遮障,及暴热赤眼;兼治干湿脚气消中消渴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宗良

    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留仙。江苏松江县人。专门喉科有年,采辑有关成方,参以己见,编成《喉科指掌》等书,为近代喉科书籍中流传较广的一种。

  • 外邪

    详见邪条。

  • 顶门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三。即顶门痈。详该条。

  • 蜞(qí 其)针法

    外治法之一。见《本草拾遗》。蜞即蚂蜞,又称蚂蝗、水蛭,其头部有毒腺,吮血时分泌一种毒液,使血不凝聚,故用此以吸取痈疽之血脓,称蜞针法。操作时取大蚂蝗一条,入笔管内,以管口对疮头,使蜞吸吮恶血,促其毒消

  • 泻脾散

    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。即泻黄散,见该条。

  • 牛胶蒸法

    促进疮口愈合的一种方法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一。用于久顽不敛之疮口。取牛皮胶一块,水熬稀稠得宜,摊厚纸上,用时剪一块贴疮口。次用酽醋(指味厚者)煮软布二块,乘热罨胶纸上,稍温再换,使热气蒸透、疮痒脓出,再

  • 外湿

    外感之湿邪。如气候潮湿,久居湿地,或感受雾露之邪,或涉水淋雨,或从事水中作业等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地之湿气,感则害皮肉筋脉。”

  • 劳心吐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《张氏医通·诸血门》:“劳心太过,吐血不止,归脾汤去木香加门冬、阿胶。”如心火旺盛,可用米莲散(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)。参见吐血、内伤吐血条。

  • 假油柑

    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蒺藜蔓

    见《千金翼方》。即蒺藜苗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