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暑热证

暑热证

病证名。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。出叶天士幼科要略》。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小儿,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,口渴多饮,多尿,少汗等为主要症状。因其发病都在夏季,又无一般常见暑温病的发病规律,病程中无其他合并症发生,至秋凉后,发热及其他症状随之消退,故又名小儿夏季热。主要是由患儿平素体质较弱,不能适应外界酷热的气候环境,从而冒受暑气,熏蒸肺胃之经所致。肺受暑气,失其正常生理,故见发热,汗闭;暑气在内,耗伤胃津液,所以口渴而喜多饮;暑必伤气气虚下陷,不能化水为津液,遂致水液下趋,而为小便清长而多;汗与尿液,同属于阴,异物而同源,故汗闭则尿液多,尿多则津液伤,津伤则必多饮以解渴,此为暑渴症汗闭,发热,多饮,多尿的一般病机。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,用人参白虎汤,或王氏清暑清气汤;久病阴虚者,用六味地黄汤生脉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眦

    解剖名。又名目内眦、大眦、眼大头、眼大嘴、眼大睫、(眼)大角。即内眼角(上下眼睑在鼻侧连结部)。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点,有睛明穴。眦角上下睑弦各有一泪窍(泪小点)。《灵枢·颠狂》:“目眦外决于面者,为锐

  • 经水后期

    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经行后期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太平惠民局

    宋代官方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。始建时名“卖药所”,1103年改为此名。1114年又更名为“医药惠民局”。

  • 怀山药

    见《药物出产辨》。为山药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伤鱼鳖

    食伤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伤食不能食源流》:“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,宜各用主治之药。……伤鱼鳖,紫苏、陈皮、木香、姜汁。”参见伤食条。

  • 受盛之官

    指小肠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小肠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。”参受盛之腑条。

  • 产后痹证

    病证名。因产后气血大虚,腠理不固,风寒湿邪乘虚袭入肌肤、经络、关节所致。以痛痹、行痹较为多见。治宜扶正为主,佐以祛邪。方用荆防四物汤随证加减。产后痹证,正气甚虚,切不可过用辛燥之药。

  • 鲁府秘方

    见鲁府禁方条。

  • 滑翳内障

    病名。又名滑翳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瞳人内有翳如水银珠子,不辨人物,宜金针拨之。”属圆翳内障范畴。详该条。

  • 徐汝元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春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