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暴泄

暴泄

病名。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泻论》。又称暴泻。暴,有急骤、猛烈意。有因寒邪传脾所致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泄泻源流》:“又有暴泄,太阳太阴大肠不能固禁,卒然而下,大便如水,其中有小结粪硬物,欲起又下,欲了不了,小便多清,或身冷自汗,气难布息,脉微,呕吐,此寒也,急以重药温之,宜浆水散。”又有因热者。《金匮翼》卷七:“热泻者,夏月热气乍乘太阴,与湿相合,一时倾泻如水之注,亦名暴泄。内经所谓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是也,其症腹痛,自汗,烦渴,面垢,脉洪数或虚,肛门热痛,粪出如汤,或兼呕吐,心腹绞痛者,即霍乱之候也。”详热泻、寒泄紧病、霍乱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黄藤

    见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。为黄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心气虚不得卧

    内伤不得卧证之一种。指心气虚怯,心神失守所致的不寐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二便时滑、目漫神清、气怯倦怠、心战胆寒、时时欲睡、睡中自醒、喜热恶冷,此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也。”宜用人参养荣汤、归脾汤。肝肾脉迟

  • 糯粟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秫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辨证求是

    综合性医书。5卷。清邹承禧撰于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。卷1妇儿例,卷2真字例,卷3风暑例,卷4古人转手例,卷5考订药味机窍、新方药窍等内容。作者撰写此书,参阅医籍文献不下数百种,并附张仲景、叶天士

  • 痰火耳聋

    耳聋的一种。《医学入门·耳》:“耳聋有痰火。”多因膏粱胃热上升,两耳蝉鸣,热郁甚则气闭而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耳病源流》:“以聋之为病,多由痰火郁络,非磁石镇坠,乌桂椒辛,菖蒲辛散以通利老痰,则郁火何由

  • 肺经

    ①手太阴肺经之简称。见该条。②推拿穴位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又名肺、肺金。位于无名指远端指骨的腹面。能止咳化痰。《小儿按摩经·手法歌》:“肺经受风咳嗽多,即在肺经久按摩。”参见五经条。

  • 蛾子

    病名。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一集:“蛾子生在喉窝内。”即乳蛾之俗称。详乳蛾条。

  • 齿间血出

    证名。又名齿衄、牙宣。《诸病源候论·牙齿病诸候》:“手阳明之支脉,入于齿。头面有风,而阳明脉虚,风挟热乘虚入齿断,搏于血,故血出也。”详见齿衄条。

  • 万病验方

    见简易备验方条。

  • 安邪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作安耶。即仆参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