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经
即《神农本草经》。详该条。
即《神农本草经》。详该条。
见清·袁句《天花精言》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邵三山条。
【介绍】:见袁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凤凰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雄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、附王步三先生烂喉丹痧论:“金匮有阳毒之纹,叔和作温毒之说,其证形与今之名丹痧烂喉者极合。”即烂喉丹痧。详该条。
外科专著。晋末·刘涓子撰,南齐·龚庆宣整理。约撰于五世纪,因托名“黄父鬼”所遗而得名。原书共10卷。宋代以后存有两种残本。其一为题《刘涓子鬼遗方》的5卷本,流传较广。其卷1论痈疽病因,各种痈疽的鉴别;
出《物理小识》。为黄练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》。煅石膏(将石膏先用人尿浸半年,洗净,再漂二月,然后煅熟),制炉甘石(药用剂量比例:9:1)。为细末,以麻油少许调成药膏,再加入黄凡士林(药粉与油类比例:3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黄明胶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