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问》遗篇篇名。本篇主要论述五运六气的升降失常与疾病产生和疫疠流行的关系。并列举出刺法、吐法、浴法、药法等防治方法。而最重要的,是提出了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以及“复本”、“归宗”等基本观点。本文着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枫香寄生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治疹全书》。即疹后失音。详该条。
血气外露于颜面的光泽。《灵枢·天年》:“四十岁……腠理始疏,荣华颓落,发颇斑白。”
针灸体位名。见坐位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木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接骨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黄体端《女科秘方》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即腧穴。晋·皇甫谧撰《针灸甲乙经》,称引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;后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又载:“凡孔穴在身,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,表里往来,各有所主。”参见腧穴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章门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