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赤白带下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秋天白睛“不肿不红,但沙涩昏痛者,乃脾肺气分隐伏之湿热,秋天多有此患,故俗谓之稻芒赤“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宜祛风、清热、除湿、用泻青丸加减。
见《医方集解》。银花、连翘、柴胡、前胡、川芎、枳壳、羌活、独活、茯苓、桔梗(炒)、甘草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加生姜、薄荷,水煎服。治痈疮红肿疼痛,属热毒为患者。
名词。出《洞玄子》。指阴道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油桐子,详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
①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。②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、医事等的政令。
【介绍】:见张文仲条。
病证名。指伤寒病邪传里所致的腹胀。又分热结膀胱腹胀,及阳明胃实腹胀,血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·肿胀总论》:“伤寒腹胀之症,恶寒发热,自汗口渴,小便不利,小腹胀满,此热结膀胱之症。若里热不恶寒,自汗不大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