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李斯炽

李斯炽

【生卒】:1892~1979

【介绍】:

四川成都人。毕业于四川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,留校任教。曾从成都名医董雅庵学书法古文,并习医,后即以医为业。历任四川国医学院副院长、院长,四川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,成都中医学院院长等。钻研中医典籍及历代各家论述,造诣颇深。他认为温病学说是在伤寒基础上的补充发展,应予融汇一炉。临床经验十分丰富,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,并吸取西医之长,对水肿、肺脓肿、流感、心包炎等治疗有独到见解,发表专论。主要著作有《中医内科杂病讲义》(1955)、《李斯炽医案》(1978)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推拿秘书

    书名。清·骆如龙撰于1691年。5卷。193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此书时删去骆氏自序及末卷,成4卷本,改名《幼科推拿全书》。卷1列保婴赋等歌赋,杂论儿科病诊法;卷2述推拿穴位;卷3论各种推拿手法;卷4为多

  • 胡椒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曲骨

    ①人体部位名。指耻骨联合部。②经穴名,代号RN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回骨。属任脉。任脉、足厥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,脐下5寸,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。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,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

  • 止血

    是治疗出血证的方法。出血的原因多种,治疗上可分清热止血、祛瘀止血、补气止血等。详见各条。

  • 捲帘

   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六。系将拨落之晶状体,压置于玻璃体前下份近锯齿缘球壁处,直至退开拨针,晶状体亦不再上浮为止。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障虽拨落,开手自能上去,必加力掉下,又放上来,务期上而不高,下而到底

  • (眼)大角

    见《异授眼科》。即内眦。详该条。

  • 风疽

    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由湿热阻滞肌肤或留于血脉而成。生于胫部,足腕处,患部痒痛相兼,破流黄水,甚则焮肿,疮面有钻眼,缠绵难愈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伴发寒热。治宜清热利湿,内服消风散或三妙丸,外

  • 隔蒜灸

    间接灸之一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取厚3毫米左右的鲜大蒜片,以细针穿刺数孔,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。一般每次5~7壮。适用于疮疖初起,毒虫咬伤,瘰疬,肺结核等。

  • 血不循经

    即血不归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豌豆疮

    出明·万全《家传痘疮心法》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