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济时
【介绍】:
见杨继洲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杨继洲条。
病名。因误食钩吻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解毒诸候》。钩吻又名断肠草、胡蔓藤、烂肠草、黄藤、毒根等。有剧毒。误食后初见口咽脘腹烧灼疼痛,呕噁流涎,吞咽困难,或腹胀腹泻。继则眩晕语蹇,肢麻无力,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延平(今福建南平)人。年轻时读书,学习易理并钻研医学。曾获得秘方,施药救人,到八十岁仍手不释卷。著有《纫元医案》,已佚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漏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性切用》。为柑皮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青叶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五脏之气。指五脏的机能活动。
古代音律之六阴律。即:大吕、夹钟、仲吕、林钟、南吕、应钟。参见六律条。
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肺火恶寒,肺受火克,毛窍常疏,不能固腠理而洒淅恶寒者,必兼咳嗽咽干,治宜清金润肺。”方用泻白散去梗米加黄芩、杏仁、阿胶,或甘桔汤加酒芩、山栀、麦冬、五味、酸枣仁等
五善之一。口和不渴,小便清长者为肾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又名敦疽、足指发。即除大指(趾)外发于四趾之脱疽。证治见脱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