栀豉汤
即栀子豉汤,见该条。
即栀子豉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著有《备急仙方》,未见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肉桂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痈生舌上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下:“舌上痈生于舌中心如梅子大,不能言语,此症因热入心包络而发,左寸脉宜洪大数,不宜细缓,红肿者可治,黑者不治。”治疗参见舌痈条。
秋令收敛之气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收气不行,长气独明。”
【介绍】:见皇甫中条。
古刺法。出《素问·缪刺论》,又称交经缪刺,指左侧有病取右侧穴,右侧有病取左侧穴的交叉刺法。本法与巨刺的不同之处,主要在于巨刺刺经,缪刺刺络。临床一般以浅刺井穴和呈现郁血的络脉为主。用以治疗络脉的病变。
病因的一类。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》。包括虫兽等各类动物致人的伤害,如蛇伤、犬咬伤、昆虫螫刺伤等。
书名。又名《董氏斑疹方论》、《小儿斑疹方论》。1卷。宋·董汲撰。约刊于十一世纪末期。本书对小儿斑疹(即后来所称的痘疮、天花)的证候作了简要说明,并附方剂17首,是一部较早的痘疮专书。解放后出版《小儿药
指脾气失却正常的运化功能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土气不调,四肢不举,言无音声。”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