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补泻法之一。是以出针后开、闭针孔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。《素问·刺志论》:“入(刺)实者,左手开针空(孔)也;入虚者,左手闭针空也。”即出针后轻轻按揉,使针孔闭合,不令经气外泄者为补;反之,出针时边退
见《河南中药手册》。为百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叶氏眼科方》。指外眦。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。出《礼记·内则》。用手指轻轻地抓抚治疗部位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马齿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新疆药材》。为蒲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三方。炒苏子、炒苦葶苈各等分。为细末,蒸枣肉为丸,麻子大,每服五至七丸,淡姜汤送下。治小儿停饮,喘急不得卧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对节树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正骨辅助器械。又名固定垫。为夹缚固定的重要组成部分,能防止骨折复位后再移位和矫正成角、侧方移位的骨折。取材要求质地柔韧,有一定形状和支持力,以能吸水的毛边纸或棉花为宜。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压垫。常用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。详膺俞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