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根之简称,详该条。
指沿经络路线出现的一种感觉传导现象。参见经络感传条。
见深师方条。
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》。有虚实之分。虚证亦称面目虚浮。多因脾、肺、肝、肾脏气虚衰所致。实证多由湿热壅盛、风火水气、阳明实热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面病》:“面肿有虚实,肿者为实,浮者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即眼胎赤。见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经闭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杜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翁晋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ST1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颈部,人迎穴直下,锁骨内端上缘,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凹陷处。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舌下神经袢肌支;并有颈前静脉通过,深层为颈总动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