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金创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,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(shí),通蚀。侵蚀、消耗、损伤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壮火食气。”②(sì),同饲。供给、依靠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精食气”,“形食味”。③饮食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:“食入于阴,长气于阳
是指刺灸治疗的主要工具和材料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镵石针艾治其外。”
见《药学学报》12(10):690,1965。为铁棒锤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为小儿生理特点之一。纯阳,含有小儿生长发育旺盛的意义。《颅囟经》:“三岁以内,呼为纯阳。”《小儿药证直诀》提出“小儿纯阳,无烦益火”。徐灵胎《医学源流论》亦谓:“小儿纯阳之体,最宜清凉”。认为小儿体禀
书名。又名《伤寒保命集》。2卷。金元·张璧撰。书中分述伤寒六经病证,伤寒主方,变方及其适应症。辨别伤寒与温病,介绍伤寒症候的刺法,伤寒杂证,伤寒传变诸证和一些较常见的内科杂病的证治。此外并介绍妇人伤寒
见《湖南野生植物》。为蕨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