毓麟芝室痘疹玉髓图像注解
见痘疹全书条。
见痘疹全书条。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七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【介绍】:见王之政条。
见《兰室秘藏·阴痿阴汗门》。即清魂汤,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辛夷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足太阳之本,在跟以上五寸中;标在两络命门。命门者,目也。”跟上5寸,指附阳穴。马元台注:“附阳本在外踝上三寸,今曰跟上五寸,则踝下至跟二寸,而踝上有三寸,则当是附阳穴
前胸部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热争则喘咳,痛走胸膺背,不得太息。”
证名。指因气血不畅而引起的四肢浮肿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结阳者,肿四支。”《宣明论方·结阳证》:“四肢肿,四肢热胜则肿,四肢者,谓诸阳之本,阳结者,故不行于阳脉,阳脉不行,故留结也。”治宜犀角汤等方
见《传信适用方》。为草果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大金钱草之别名。②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连钱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》。泛指今之脉络膜、视网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