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纳三焦

气纳三焦

子午流注用语。《针灸大全》:“三焦阳气之父,包络阴血之母。”“阳干注腑,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而重见者,气纳于三焦。”指凡阳经开过五输穴之后,由于三焦为阳气之父,诸阳气皆归于三焦的原则,再按“他生我”的规律(他指三焦腧穴,我指值日经),开取三焦经的腧穴。如甲日甲戍时开胆经井(金)穴足窍阴,丙子时开小肠经荥(水)穴前谷,戊寅时开胃经输(木)穴陷谷,庚辰时开大肠经经(火)穴阳溪,壬午时开膀胱经合(土)穴委中。至甲申时重见甲,此时五输穴已经开过,则纳入三焦,根据“他生我”的原则,当开三焦经荥水(甲属木,水生木)液门,此即为气纳三焦,余此类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补脾

    即健脾。详该条。

  • 时贤

    【介绍】:唐翰林学士。长于产科,撰有《产经》2卷。

  • 向天葫芦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朝天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沉香导气汤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方。羌活、白芍药、槟榔各一钱,炙甘草五分,川芎、香附(一作青皮)、炒枳壳各八分,紫苏、苏子、木瓜各六分,生姜三片。水煎,去渣,睡前以药汁磨沉香、木香各半钱,调服。治脚气入腹冲心,疼痛

  • 证名。指呼吸急促。《说文》:“喘,疾息也。”疾,指快速;息,指一呼一吸。疾息,即表示呼吸次数比正常人快速急迫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以五脏病症皆可致喘。《济生方·喘》:“将理失宜,六淫所伤,七情所感,或因

  • 甘疽

    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膺,名曰甘疽。”多由忧思气结而成。生于胸部中府穴下。初起如谷粒,色青,逐渐长大形如瓜蒌,色转紫红,坚硬疼痛,憎寒壮热。溃脓,稠者为顺;若过十天、半月,不成脓,寒热不解,脉见

  • 司医

    隋唐时期医官职称。置尚药局中,掌管分疗众疾的医事,共设4名,官阶正八品下。其助手为佐,10人,官阶正九品下。

  • 洟(yí 夷)

    古作(tì涕)。同涕。《礼记内则》:“不敢唾洟。”涕本又作洟(《释文》)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一十六“涕甚曰洟”,指鼻涕增多者。

  • 外吹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即乳痈。旧说因儿吮乳熟睡,鼻孔凉气袭入乳房,与热乳凝结而成。实则由于吮乳熟睡致伤或咬伤乳头而感染生痈。详乳痈条。

  • 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发微赋

    见育婴秘诀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