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黔囊》。即冬虫夏草,详该条。
①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薄荷叶、楝参各五钱,生地黄一两,生甘草二两,桔梗三钱,山豆根八钱,冰片三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龙眼大,每一丸分三次,临卧噙入口中,津液渐渐化下。治咽喉肿痛,或声不清,或声哑,
【介绍】:见刘瑾条。
即炼丹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由肝脏壅热所致。症见“胞睑睛硬,珠不运转,举目痴痛”(《眼科统秘》)。即硬睑硬睛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四肢的别称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此四极急而动中,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。”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字文君。清河东武城(今北京市境内)人。擅长针灸。
即沙参麦冬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