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》。指鼻涕清稀如水,喷嚏频频。参见鼽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相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苏州医学院等《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杜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
泛指素体虚、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。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。参痼冷条。
中医丛书。清施雯(澹宁)等撰。收有《今运摘要》、《脉法大成》、《胎产证治》、《虚损启微》、《得配本草》等五种。现存清刻本。
根据五输穴主治特性选配应用的方法。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:“病在脏者,取之井;病变于色者,取之荥;病时间时甚者,取之输;病变于音者,取之经;经满而血者、病在胃、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,取之于合。”《难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以善治眼病闻名,深受当时人推崇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养生术语。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。即不食谷物。当时一些古人认为,不吃含有渣滓的东西可以长生。因此,探索辟谷的方法,以柏叶,松子、柏子等作代用食品。汉武帝时,此法较盛行。
书名。8卷。清·雷丰撰于1882年。此书专论时病(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),以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;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;夏伤于暑,秋必痎疟;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”的理论,分述春温、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