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水火不济

水火不济

心肾两脏功能失调的病机。又称心肾不交。心属火,肾属水,在生理状态下,心火下交于肾,使肾水不寒;肾水上济于心,使心火不亢,如果肾水不足,不能上济心火,或心火妄动,下灼肾阴,便失去了这种协调关系而出现心烦失眠,腰膝痰软,盗汗遗精等症。参见心肾不交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脓见消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石榴翻花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乳癌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失颈按摩法

    外治法。用于失枕的治疗。《伤科补要》卷二:“失颈头不能转,使患人低坐,用按摩法频频揉摩,一手按其头,一手扳其下颏,缓缓伸舒,令其正直。”

  • 蝎虎痧

    病名。舌下生疔,色紫,其状摇头摆手,口角强硬。多由心经火毒上炎所致。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。

  • 乌疔草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龙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岭南卫生方

    方书名。3卷。元·僧人继洪辑(或题为“宋·李璆、张致远原辑”者,系讬名)。本书主要辑录宋、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我国岭南地区(今广东等地)多发病瘴疟等证治的资料。此外还记述了“蛊毒”、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

  • 石丁

    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一。患处皮肉相连,色乌黑如豆,甚硬,刺之不入,肉微疼。治见疔疮条。

  • 四肢实

    证名。指由阳邪盛实致四肢动作、步履失常。《素问·阳明脉解篇》:“四肢者,诸阳之本也,阳盛则四肢实。”《类经·阳明病解》:“阳受气于四末,故四支为诸阳之本,阳邪刚盛,故步履变常也。”

  • 膺俞十二穴

    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。详膺俞条。

  • 阴阳圈

    病证名。指目睛生翳两相对映者。出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①一眼黑睛上生二翳,一中虚,一中实,两翳连环,故名。详阴阳翳条。②两目各留一翳,左右对照,谓之阴阳圈。上述两种皆属宿翳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