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沈之问

沈之问
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

【介绍】:

明代医家。自号无为道人,履贯生平未详。其曾祖父沈怡梅曾在福建、河北等地搜集不少关于治疗麻风秘方,后曾经其父沈艾轩加以补充。他在此基础上,又把自己在江湖各地搜集到的治疗麻风病等药方,结合多年临证经验,于1550年编撰成《解围元薮》一书,为我国古代记述有关麻风病的专书之一。其中肯定麻风是传染病,记述大风子对麻风的疗效,反对过去所说的服大风子可使人瞽目的说法,并附有医治麻风的病例,对麻风的诊治有一定贡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瘈疭

    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即瘛疭。详该条。

  • 面浮

    指面部虚浮微肿。多属虚证。《古今医统·面部门》:“面浮属脾土肺金,……面浮则为虚。因脾伤劳役,饮食失节,水土不调,脾气输散不常,肺气传布失度,故面虚浮,眼下如卧蚕之状,或有气喘,皆其候也,此正气不足,

  • 上工

    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上工十全九”。意思是说,上工在治疗疾病上要有90%的治愈率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:“上工救其萌芽。”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上工治未病

  • 目瞤

    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谓目睑不待人之开合,而自牵拽振跳也。”即胞轮振跳,详该条。

  • 中指

    即手第三指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心主之筋,起于中指。”

  • 逐日经来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妇科秘方考》:“逐日经来有几点便住,或五日或十日,又来几点,一月之间常来三、四次,面色青黄,先用胶艾汤(川芎、艾叶、熟地、红枣、阿胶珠),后用紫金丸(三棱、莪术、良姜、乌药、枳壳、槟榔

  • 内伤牙衄

    病证名。指胃中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的牙齿出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内伤牙衄之症,身无表邪,牙龈出血,一涌而上,来血甚多,此阳明经牙衄之症;若身无表邪,牙龈时或出血,来血不多,久而不愈,肌肉消瘦,此少阴经

  • 金顶龙芽

    出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明光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
  • 咳嗽发搐

    证名。指咳嗽兼见抽搐症状者。《幼幼发挥》:“咳嗽发搐,视其病之新久,如初咳嗽时,痰盛气促,连声不止,而不能治,发搐者,宜葶苈丸,苏叶煎汤下,利去其痰,咳止搐亦止矣……如发搐后变嗽者,此风邪入肺也,宜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