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又名杨梅圈疮。其形大小不一,二三相套,色红作痒。
判断疮疡预后的方法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动息自宁,饮食知味,一善也;便利调匀,二善也;脓溃肿消,脓色鲜而不臭,三善也;神采精明,语声清朗,四善也;体气和平,五善也。”疮疡患者见者为顺证,易治易愈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狗肝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小儿暴痫,若脊强反张,灸……督脊上当中。以大椎度至穷骨中屈,更从大椎度之,灸度下头,是督脊也。”即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尾骨端连线的中点处。主治癫痫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
即耳垢。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原发性不孕症。详不孕条。
见医学五则条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潘霨条。
指颈的后部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肾热病者,……热争则项痛而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