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在下焦及服补养药、补肾药、驱虫药均可在饭前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病在心腹以下者,先服药而后食。”
指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衰竭。主要证候是骨枯,齿长而垢,毛发枯而无泽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气绝,则骨枯。少阴者,冬脉也,伏行而濡骨髓者也,故骨不濡,则肉不能著也;骨肉不相亲,则肉软却;肉软却,故齿长而垢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又名鹿藿、野黄豆、鸟眼睛豆。为豆科植物老鼠眼Rhynchosia volubilisLour.的茎叶。分布华东及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苦,平。归胃、肾经。解毒,祛风止痛。①治蛊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19卷,已佚。
即小儿风毒,详该条。
用滋养强壮、浓郁厚味的药物如熟地、山萸肉、兔丝子、枸杞子、龟胶、鹿胶等填补肾阴的治法。参见补阴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,共309穴。见表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妬乳,以蒲横度口,以度从乳上行,灸度头二七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乳上穴。位于乳头直上1寸处。主治乳痈,少乳;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遵义医学院)。红藤60克,三棵针30克,大黄(后下)、牡丹皮、川楝子各15克,芒硝(冲)6克。水煎服,日二剂,分四次服,症状减轻后改为每日一剂,分二次服,在急性炎症消失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