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温经祛寒

温经祛寒

温通经络、祛散寒邪治法。①寒邪凝滞经络,肢体关节疼痛,痛有定处,日轻夜重,行走不便,常用麻黄桂枝苍术、制川乌附子细辛千年健等药。②伤寒寒中少阴之经,外连太阳之证,用麻黄附子细辛汤,温少阴之经而祛散寒邪。③妇女冲任虚寒月经不调月经后期,用吴茱萸、桂枝、附子、生姜当归川芎白芍党参、炙甘草阿胶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压痛点

    指按压体表时所发现的疼痛部位。针灸取穴都非常注重感应。《内经》所说的“按之应手而痛”就是这个意思。压痛反应点作为穴位使用称阿是穴。渗见该条。

  • 热气霍乱

    病名。见《病因脉治·霍乱》。即热霍乱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尿精

    病名。指精液随小便而出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肾藏精,其气通于阴,劳伤肾虚,不能藏于精,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。”治宜益肾固精。用枸杞子散、金锁子丸、菟丝子丸、聚精丸等方。若小便多而溺后精出,宜

  • 高深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濂条。

  • 膀胱气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铁镜》。指脐周绞痛的疝气。详小肠气痛条。

  • 一身悉肿

    即全身水肿。因水湿潴留于皮肤经络所致。多见于风水,有虚实之分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风水恶风,一身悉肿,脉浮不渴,续自汗出,无大热,越婢汤主之。”此法宣散水湿,兼清胃郁热,湿重加白术;恶风加

  • 四科简效方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王士雄辑。刊于1854年。本书分甲、乙、丙、丁四集,收录内、外、女、幼四科的单验方,每科又根据不同的病证标题列方,现有《潜斋医学丛书》本。

  • 赵莹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德修。从友人处得《产乳备急》,将家藏旧本加以校正,增附杨子建《七说》及《产论》,集为《增校产乳备要》,刊刻流传。

  • 柳实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柳絮,详该条。

  • 丹毒痈

    病名。出《枕芷外科钞》。即小腹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