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官医提举司之主要负责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证名。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。《医贯》卷四:“火衰则有昏瞑之患。”参见目昏条。
【介绍】:见曹秉铉条。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水蛭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拳衡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宁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菟丝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病邪。泛指六淫或疫疠之气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恶气不发,风雨不节,白露不下,则菀槁不荣。”②由于气血阻滞而产生瘀浊的一种病理性产物。《灵枢·水胀》:“癖而内著,恶气乃起。”
书名。上海中医学会编。成书于1960年。系据专题讲座稿整理修改而成。全书依据阴阳五行学说着重阐明人体脏腑功能、生理及病理机制的理论与临床运用。书分三篇。上篇为总论,概述脏腑的区别及其基本性能和功能;中
即连朴饮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