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味之一。咸为水味,入通于肾,故为肾所主之味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咸入肾。”咸味药物多入肾经,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,前如鹿茸、海狗肾之类,后如龟版牡蛎之类。另外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,如芒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见《跌损妙方·头面门》。见颊车蹉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皂角刺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四满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即鹅口疮。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指心痛、唇口变青、四肢逆冷之症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多因阴寒之气上冲于心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疝者痛也,由阴气积于内,寒气不散,上冲于心,故使心痛,谓之心疝也。其痛也,或如锥刀所刺
舌诊著作。2卷。清·杨云峰撰。上卷结合虚实、阴阳、脏腑等阐述临床验舌之法;下卷分析见何证、舌,当用何方治疗,多系作者经验之谈。但书中认为验舌“其法不出乎五行……其理总源于太极”的见解是值得商榷的。本书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脚发。见该条。
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