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一名背偻、背伛偻,俗称“驼背”。指曲背俯身的征象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开阖不得,寒气从之,乃生大偻。”参见背伛偻、背偻条。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四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禹余粮条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赤脉传睛。详该条。
见仲景全书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KI1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合(水)穴。位于膝内侧横纹头,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凹陷处,曲膝取穴。布有股内侧皮神经,并有膝上内侧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小便不利,遗精,阳萎,崩漏,
病名。又名缺唇、兔唇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人有生而唇缺,似兔唇,故谓之兔缺。”多由先天而来,宜手术修复。详兔唇与缺唇条。
又名脖项。古人把颈部分前、后两部分。前为颈部,后称项部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大风颈项痛,刺风府。”
见《兰室秘藏·杂病门》。即除湿补气汤,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