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淫

热淫

淫,过甚。热气过甚,成为致病邪气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热淫所胜,平以咸寒,佐以苦甘,以酸收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啮(nìe 聂)舌

    病证名。啮者,咬也。系指自咬其舌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少阴气至则啮舌,少阳气至则啮颊,阳明气至则啮唇矣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》:“齿者,肾气之所生也,少阴之脉挟舌本,少阳之脉循于颊,阳明之脉,挟口环唇下

  • 异经选穴法

    指本经罹病而取用他经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。或称他经选穴法。如足阳明胃经的胃痛,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;任脉为病的崩漏,取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等。

  • 正邪分争

    ①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。由此构成疾病的一般病理过程。②指伤寒少阳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机。恶寒是正不胜邪;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;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的状态。《伤寒论·辨少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邪气因

  • 山油甘

    见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。为山小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频服

    服药方法之一。病在上部,药汤宜少量,分多次服。如咽喉痛,宜缓慢频频含咽。

  • 晨泄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每至清晨即泄,故又称五更泄。多因肾虚所致,后世又称肾泄。详五更泄、肾泄条。

  • 痘症精言

    参见天花精言条。

  • 七宝美髯丸

    即七宝美髯丹,见该条。

  • 何书田

    【介绍】:见何其伟条。

  • 疫疔

    病名。又名鱼脐丁、鱼脐疮、脉骨疔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:“疮头黑深,破之黄水出,四畔浮浆起,狭长似鱼脐,故谓之鱼脐丁疮。”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若因开割瘴疫牛马猪羊之毒,或食其肉,致发疔毒,或在手足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