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火针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病在骨,焠针、药熨。”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书名。3卷。明·夏英编撰并绘图。约撰于15世纪末。上卷绘五脏侧面图及经脉流注图说;中、下卷分绘十二经及任督二脉循经经穴共14图,图后为该经循行、腧穴、主病等歌诀及其注文。注释主要根据《灵枢》原文及滑寿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毓礼。黎水(属河南)人。辑有《痢疾论》一书(1752年刊行),采集历代诸家论述,列述辨证、治法、方药,论述亦颇出心裁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,即承浆疮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经穴名。在头部者,称头临泣;在足部者,称足临泣。同属足少阳胆经。见各该条。
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。指介于强、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。
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家。著有儿科专书《孩孺明珠变蒸七疳方论》1卷,已佚。
【生卒】:772~842【介绍】:字梦得。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曾与王叔文、柳宗元等,提出政治改革,反对因循保守。后因革新失败而被贬。他对医学有所研究,强调“一物足了病者”的单方、验方治疗疾病,又重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