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熏法

熏法

外治法之一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外科用熏法有热气熏和烟熏两种,是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,促使腠理疏通、气血流畅,达到消肿、止痛、止痒、祛风的目的。多用于肿疡初起、痔疾或皮肤病等。热气熏法:以药水煎沸于小口锅中,使患处对准锅口直熏之。烟熏法:又名药拈子熏神灯照法,即按证用药,将药研为细末,以棉纸裹药搓捻,或油浸之,用时燃点烟熏患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升丹

    出《药籢启秘》。为三仙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元胡索

    见《药品化义》。即延胡索,详该条。

  • 椒疡

    病名。见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椒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病名。出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。又名疝气、横痃、膀胱小肠气、贼风入腹、小肠气、膀胱气、奔豚气、蟠肠气、肾系阴肿等。历代论疝,包括多种病证,范围较广。《诸病源候论》有五疝记载,《素问》、《儒门事亲》、《疡医

  • 侧柏子

    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柏子仁,详该条。

  • 曲节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少海,见该条。

  • 人镜经附录

   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。

  • 肚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腹皮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小儿金丹

    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天津方)。川贝母、橘红各12克,羌活、生地黄、木通、大青叶、荆芥穗、桔梗、前胡、西河柳、赤芍药、天南星(制)、玄参各9克,钩藤、半夏(制)、枳壳(麸炒)各9克,薄荷、葛根、天

  • 泡花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野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