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燥土

燥土

指胃的阴阳五行属性及生理、病理特点。脾胃同属五行之土,但胃为腑属阳,主受纳,病理上易燥易实,故称“燥土”。《血证论》卷一:“胃实脾虚,则能食而不消化,主燥气,故病阳明,总系燥热。……胃土以燥纳物,脾土以湿化气脾气不布,则胃燥而不能食,食少而不能化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淋家

    指素患小便淋沥不尽,尿意频数而量少,排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人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淋家,不可发汗,发汗必便血。”

  • 石关

    经穴名。代号:KI1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太平圣惠方》作右关。别名石阙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,旁开0.5寸处(《类经图翼》)。另说在脐上2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

  • 甘李根白皮

    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李根皮,详该条。

  • 三虚

    ①指人的五脏虚、天气虚及感受虚邪更伤正气。《素问遗篇·本病论》:“人之五脏,一脏不足,又会天虚,感邪之至也,……因而三虚。”②指辨证的三类虚证。《难经·四十八难》:“人有三虚三实。”三虚指:濡为脉虚;

  • 串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二。又名老鼠钻、游走血脾痈。指生于背胁之疽。多因积愤郁火而发。初起漫肿无头,皮色如常,先发一处,后邻近增至二、三处,溃后多互相串通,渐溃透红色,疼痛牵引背之两侧。治宜顺气清热

  • 经从上逆

    病证名。指经期血从上逆,以致口鼻出血。曾鼎《妇科指归》:“经来时,忽从口鼻出者,因多食椒姜热极,火升血逆而上。治宜清热凉血。方用犀角地黄汤。”参见逆经条。

  • 胃苓散

    即胃苓汤作散剂,治证同。见胃苓汤条。

  • 关元俞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26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腰部,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。一说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五腰神经后支和腰最下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腰痛,腹胀,泄泻,痢疾

  • 鸡甜菜

    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方有执

    【生卒】:1522~?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仲行,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因前、后两妻及子女五人病死而发愤学医,尤精心于《伤寒论》。对于伤寒学有相当研究,特别推崇张仲景,认为《伤寒论》经王叔和编次,已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