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祛瘀活血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二。指小儿壮热惊厥而啼,为热邪炽盛上窜于心,灼伤阴液而成。临床常兼有面黄颊赤,神志恍惚不宁。治宜清热安神。用钩藤散。
病名。见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痘疮入眼,或痘疹入眼。详各条。
见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。为合掌消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桐叶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七害。一指七种病因,二指七种病症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一者害食,二者害气,三者害冷,四者害劳,五者害房,六者害妊,七者害睡。”《干金要方》卷四:“一曰窍孔痛不
见《产宝百问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五方。生地黄、麦门冬各五钱。水煎服。治上焦血热而致的耳窍时流鲜血,尺脉虚数者。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海金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。即白术散第二方。见白术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