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青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肌表有发热感觉。见《内外伤辨惑论》卷中。有虚实之分。实证多为外邪侵袭,阳明经脉受病。《景岳全书·伤寒典》:“阳明经病,为身热,目疼,鼻干,不眠,脉洪而长,以阳明主肌肉,其脉挟鼻络于目,故为此证
出《广西志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邵三山条。
病名。指牙痛之因于风者。参见牙痛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瘖。详该条。
眼的部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白睛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脘部痞闷而悸动有力。多因水气凌心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》:“水在心,心下坚筑,短气,恶水不欲饮。”参见心痛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因饮食水谷误入气管致肌肉痉挛而引起。例如呛逆、呛食……等。②称受有害气体刺激致气逆而咳嗽者为呛。
针身细长,针尖微钝,形如牛麓的针具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员利针,取法于氂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