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。即圆红散,见该条。
虚劳(结核病)治疗专书。2卷。明·汪绮石撰。约刊于17世纪。书中提出治疗虚劳有“三本”(即与肺、脾、肾三脏有关)和“二统”(即分为阳虚与阴虚二种类型的理论)。卷上介绍虚劳的诊断、病原及各种症候的辨析治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。即阴蚀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野冬青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两腿弛缓无力,屈伸不利。出《素问·脉解篇》。
厥证之一。即血厥,亦称郁冒。《类证治裁·厥症》:“郁厥亦血厥症。平居无疾,忽默默无知,目闭口噤,恶闻人声,移时方寤,由热升风动,郁冒而厥,妇人多有之。羚羊角散。”参见血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
见清·沈明宗《医征女科》。即产后玉户不敛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翰风,号宛邻。阳湖(今江苏武进县东)人。嘉历十八年(1813)举人。通医术,著有《素问释义》一书,并对刘若金的《本草述》加以节录成《本草述录》一书。行医则泥于太素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