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。即真珠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过铸条。
治法。用燥湿健脾的药物,加强脾的运化功能以治疗湿重困脾的方法。证见脘痞腹胀,饮食无味,恶心欲吐,口淡而粘,头昏身倦、大便溏薄,或四肢浮肿,小便少,舌苔白腻,脉濡等。常用苍术、厚朴、佩兰、藿香、白蔻仁、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肉刺。详该条。
出《嘉话录》。为芜菁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异授眼科》。即目眶岁久赤烂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茹十眉《五官病》。即目内陷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后世亦称正头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,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,……是动则病冲头痛,目似脱,项如拔。”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足太阳之脉,上额交巅,直入络脑,别下项。其病冲头痛,目似
病名。即疠风中的亸曳风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风论》。王冰注:“上渍,谓皮上湿如水渍也,以多汗出故尔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五:“上渍者,身半以上,汗多如渍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