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瘟疫的一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:“瓜瓤瘟,胸高胁起,呕血如汁是也。”证情多危重。治宜生犀散、加味凉膈散等。参见瘟疫条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枳壳、厚朴、神曲、陈皮、麦芽、莱菔子、砂仁。水煎服。治食积腹痛,胸腹胀满,痛不欲食。
见静光禅师考定《女科秘要》卷二。即妊娠乳肿。详该条。
出《片玉心书》,即胎毒疮疥。见该条。
见注市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瘿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针具名。指铜质所制的针具。估计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已开始应用。
运气术语。寒水所主之位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水位之主,其写以咸,其补以苦。”王冰注:“水之位,冬至前后各三十日,终之气也。”
古刺法名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刺有五邪。”指对五类病邪分别用不同针具予以针刺的治疗方法。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名五邪刺。五邪为痛邪(疮疡)、大邪(病邪实盛)、小邪(正气亏虚)、热邪及寒邪。此“五者之病,皆
又称房室伤、色欲伤、色劳。指性生活过度,使肾精亏耗,是虚损的病因之一。